阅读历史 |

第 15 章 最好的结局(1 / 2)

加入书签

头痛欲裂,喉咙乾涩,汗湿的身体有种黏腻的不适感。

以律躺在床上呆愣着,脑中残留的梦的碎片愈发模糊,伸手想捉住却从指缝间消散。

等待清醒的时间没有太长,拂晓时分窗外天色尚暗,家中静悄悄的。他起身洗漱,冲了个澡,换上制服时顿了一下,确实,自己早已是高中生了。

没来由的,忽然很想见徐以玄。

与其说,早上的梦让他察觉自己所抱持着的、无法仅止于友情的心意,不如说那些晦暗不明的慾念被证实了。梦的剧情已不完整,但触感、温度、声音和气味全都残留着,像烙印在记忆深处,真实存在过的痕跡。

真是糟糕透了,以律烦躁地想着。

认识这么久,他很清楚徐以玄只把自己当成普通朋友,丝毫没有其他别的意思,更何况自己也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恋爱对象,那种轰轰烈烈、你儂我儂的爱情,光是想像以律就肯定自己做不到。

我爱你什么的,再怎么喜欢一个人,他也说不出口。

无妨,只要能够陪在他身边就好了,如果自己的存在对他来说有那么一点点用途就好了。

鼓起勇气表白这种事是不可能做的,任何一点会失去徐以玄的风险他都不想承担。

整个高中生活,让以律印象最深的只有他一直在四处间晃。

学校待不住,家里也待不住,去找徐以玄时小可总是会在,无论相约唸书、打球或做任何事情,小可就爱黏着徐以玄,有时甚至还会趁独处时对自己烙狠话。不管是徐以玄一再向小可解释两人的纯友谊关係,还是自己在一旁看着两位小情侣放闪,都让以律觉得难受。

他渐渐减少跟徐以玄见面的频率,独自一人不知道要做什么时,他就走路。

从方便翘课的学校后门走到森林公园,走到24小时不熄灯的旗舰书店,从繁荣的新兴商业区走到萧条的旧商圈,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累了就找个小公园缩在长椅上睡一下,饿了就捡垃圾桶里看起来还算完整乾净的食物果腹,像隻没人理也没人管的野猫,疲惫而充满警戒,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能安心放松的归宿。

大考前两个月,徐以玄和小可分分合合、纠缠不清的关係总算画下句点,不甘寂寞的他又恢復了找以律作陪,填补间暇时光的习惯。两人像是回到国中的相处模式,窝在房间一起念书、看看漫画、听听音乐,还相约考完试要共组乐团。

高中毕业前的生日,以律送了徐以玄一张cd。

他将包装的牛皮纸袋小心拆开,在内侧写下隐忍许久的心情,再重新黏回去,装入cd送出。

度过了几天忐忑不安的日子,什么也没发生。

以律松了一口气,他告诉自己,可以了,已经努力过了,这样也好。

爱情无法长久,友情却能维持一辈子。

这是最好的结局。

大学两人依旧不同校,但实践了组团的约定。

以律用打工存的钱买了一把贝斯,上了几堂乐器行赠送的课程后便上网自学。

要说为什么选择贝斯?大概是觉得低调一点的乐器比较适合自己吧!而且他喜欢低沉的声音,比起穿透性高的吉他和存在感强烈的爵士鼓,低频有一种会贴着心脏震动的感觉,踏实而令人安心。

他们先从ver喜欢的乐团的歌曲开始,在网路上找到了鼓手竹子和吉他手阿嘎。

由于喜欢的曲风相近,四人没过多久便尝试创作。竹子和阿嘎都不是新手,之前也玩过其他乐团,因此合作起来还算顺利。

在团员面前,以律会叫徐以玄的新名字「许玄」,但总觉得有些彆扭,私底下几乎只用「欸」称呼对方。

至少他将徐以玄绑在身边了。团员的身份加深了彼此的羈绊,想要站上更大的舞台,想要歌被更多人听见,一起为了梦想而努力,是从小就喜欢热血少年漫画的两人所共同追求的浪漫。

然而,现实生活如果像童话般美好,那童话就没有人看了。

刚过完19岁生日不久,以律家中发生瓦斯气爆,父母双亡。

一个人处理葬礼忙得不可开交,失去依靠的他还来不及悲伤,生活压力便接踵而来,理赔的保险金甚至不足以偿还当初为了筹医药费而积累的债务。

他先是找了地方安顿自己,接下来便是疯狂的打工,从餐厅外场、速食店大夜班、夜店服务生到兼职家教、参与临床药物试验,只要打零工网站上有任何符合条件的赚钱管道他都去试。

搞社团、谈恋爱这种青春洋溢的大学生活与他无缘,但再怎么忙碌,他依然会留下练团和练琴的时间。

如此高压的状态,让以律变得很容易情绪失衡。练团时一有人出错,他便出声斥责;创作遇到瓶颈时,也对自己和他人非常严苛;如果有人无法配合演出行程,他便觉得对方不够认真,对乐团不用心。

这段时间他跟徐以玄吵架吵得非常兇,任何一件小事都能针锋相对。

徐以玄混乱的感情生活也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