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367(2 / 2)

加入书签

都要使用中行。

这些条件,陆良统统接受,毕竟实业不比金融,以后要经常跟银行打交道。

培养一个长期合作伙伴,很有必要。

在苏城待三天,除了办理贷款手续,就是召开新闻发布会,三天两场,广而告之。

苏城市政强烈要求,陆良不好拒绝,毕竟他们钱花了,总不能露脸的机会也不给。

主要也是陆良看出他们的意图,无非是想宣告对他的主权,以后谁也别打他主意。

陆良已经是苏城的人,也被提名人大。

“良子,终于进场了!”

“他好像在玩点不一样的?”

“别人都是ppt先行,稍微好点,就搞台概念车出来,然后融资圈钱。”

“他为什么不声不响就拿下1450亩土地,还签下五年投资120亿的合同?”

“金融业出身,玩概念应该是他的拿手好戏,没想到良子的玩法这么传统?”

“都是老贾开了个好头,实业难道不本该如此吗?有基地有产线才能生产商品。”

“只靠一个虚构的产品就开始圈钱,这跟画饼充饥又有什么区别?”

消息一经传出,引起全网热议。

杠杆是个好东西,不只存在于金融,本意是加速企业的发展,但近年来被无限制的滥用,也留下很多一地鸡毛。

最著名、最广为人知的例子,莫过于拥有1800万债权人的ofo。

挪用押金、发展市场、吸引新客,再挪用押金、再发展市场,再吸引新客。

每次循环,就是一次杠杆的加倍,如果周而复始,直到统一市场,或企业上市。

那就代表成功了。

但近年来,有两个显著的例子玩砸了,第一就是ofo,第二就是乐视。

前者让1800万用户成为债权人,后者曾是创业板一哥,如今坑杀几十万名散户。

还有房地产也是杠杆的重灾区,拿到标书盖个售楼部就开始卖房,拿到的钱,又去竞标土地,周而复始。

也就是现在楼市蒸蒸日上,房价稳步上涨,一旦开始下跌,不知道要坑害多少人。

就在这个时候,陆良出现了。

房地产中介出身,功成于金融业,他不可能不知道这套概念的玩法。

陆良本可以学习新能源新势力的做法,弄台概念车出来,然后直接上市。

以他在金融市场的威望,就算缔造一家比肩特斯拉的千亿企业,也不是难事。

他可以这么做,但没有这么做,而是脚踏实地,研发车机,研发车型,拿地建厂。

一步一个脚印,传统得就像古早类企业家,在浮躁,人人都想赚快钱的当今,显得格外珍贵。

理想蔚来两个股东群,李冰李响纷纷在群里发表看法,发言极其统一。

“唉,狼来了。”

陆良的发展规划,把他们,甚至把九成新能源车企都衬托的像个小丑。

纵使李冰接受采访曾嘴硬说,保时捷的慕尼黑工厂,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合淝工厂。

但无法改变,部分客户的刻板印象,蔚来等于江淮,花四十多万买江淮就是怨种。

蔚来的困境,理想也同样面临。

不过理想的道路不同,抛弃时尚,主打家用、舒适感,倒也不会被品牌影响太深。

两家面临的困境,未来的天星汽车并不会面临,因为他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

哪怕未来定价百万,只要消费者接受,那就能值这个价,不存在被任何因素拖累。

虽然他们可以把锅甩给国家,以得不到生产牌照为由,只能找别人代生产。

但这话,骗骗普通人就算了。

国家积极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想拿到牌照还是很简单,只是舍不舍投钱而已。

很久没有动静的两个股东群,因为两位群主的发言,炸出了大部分群友。

雷君:“大灰狼还在群里呢。”

小马哥:“难怪最近在热搜都没看到陆总,原来是在悄悄的搞大新闻。”

张雷:“还得是陆总,120亿投资对赌,却能贷款150亿,条件等于没有。”

大强子:“话说新车设计出来了没有,什么款式?轿车?轿跑?suv?”

沈鹏:“陆总,这么多人找你,哪怕吱一声也好,不说话装高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